内容摘要:
数学是极富魅力的学科。数学的美无处不在,只要我们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,就能从教材中挖掘出丰富多彩、引人入胜的美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,让学生感受教材的美轮美奂,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,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、充满乐趣、充满智趣。
数学是极富魅力的学科。数学的美无处不在,只要我们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,就能从教材中挖掘出丰富多彩、引人入胜的美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,让学生感受教材的美轮美奂,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,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、充满乐趣、充满智趣。 一、让学生感受教材的场景之美
新课程教材的每一个教学主题如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丽风景,就拿第一册第一个主题《数一数》来说吧,那是教材的开篇,主题图呈现的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——“儿童乐园”。秋千荡漾着喜悦,木马摇晃着激情,小飞机旋转出天真,滑滑梯滑落下惊喜,小鸟在歌唱,蝴蝶在舞蹈,葱茏的树木,五彩的气球,鲜艳的花朵辉映着孩子们一张张甜美的笑脸,构成了一幅春天般的童话。如此美丽的场景,同学们怎能不欣喜若狂。 本文由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WwW.JiaoYuDa.CoM整理
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数学,必将使孩子们把对春天的憧憬转化成对数学学习的向往。从此孩子就会带着好奇而喜悦的心情步入数学之门。
二、让学生感受教材的卡通之美
活灵活现的卡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生机活力,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深沉的茄子、稳重的青豆、活泼的白菜齐刷刷地卡上了一副小眼镜,显得满腹经纶。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常常是简洁而明快的。再看大青椒和红萝卜那双好奇的大眼睛,更是充满了灵性和稚气,他们的每一个问题都能让你产生冲动,让你放飞想象。而番茄和蘑菇时而教你思考,时而向你发问,似乎成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好伙伴。
教材引用活灵活现的小卡通形象使得原本有点枯燥、干瘪的数学一下活跃了起来,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:“给知识注入生命,知识因此而鲜活;给生命融入知识,生命因此而厚重。”
三、让学生感受教材的思想之美
爱和美是学校 教育 的精髓。教材中隐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,可让学生情有所感,理有所悟。
比如,通过时间教学,教材向学生介绍了 中国 许多传统的节日和有意义的纪念日,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来历,体会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思想之美;通过“左右”以及“ 交通 标志”等识记,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秩序之美;通过“给大象过生日,帮小鸟找家”,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情感之美;通过“植树浇花” “替妈妈做家务”,让学生体验劳动之美;通过“节约资源” “环保问题”让学生体会勤俭之美,感受环境之美。
总之,这些内容无不启迪了孩子的行为,纯净了孩子的心灵。
四、让学生感受教材的文化之美
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正是数学的美使得数学文化更具个性,显得妩媚动人。
“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,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。”今天,数学已被人们认为是心智的 艺术 和灵魂的 音乐 。
教材拓展数学文化的美育功能,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,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,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,促进学生全面、和谐的 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比如,教材结合认识万以内的数,介绍了古人用石子、结绳、刻痕的办法记数,介绍了甲骨文数字、算筹表示的数字、早期的阿拉伯数字;结合时间的教学,介绍了古人用立竿测日、影钟、日晷、水钟、铜壶滴漏、沙漏的方法来计时;结合乘法 计算 ,介绍我国明代数学家计算多位数相乘的方法——“铺地锦”等等。这些史料能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。
总之,把数学当做知识来教,你会发现它的“真”;把数学当成文化来学,你会发现它的“美”。所以,数学真美。